今年春節期間,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全市社會組織主動參戰,成為聯防聯控的重要力量。他們有的沖鋒在前、勇戰疫情,有的捐款捐物、奉獻愛心,心到力至戰疫情,共畫戰“疫”同心圓。
守護紅色引航線
市民政局黨組把疫情防控當作一次大考,在市社會組織黨委指導下,市社會組織管理局制定了工作預案,下發了一封信,36個社會組織黨支部迅速行動起來。
淮南東方醫院集團黨支部,選派優秀醫務人員支援湖北抗擊疫情,陳莉把當地政府給她的2000元補助捐往疫區,總院ICU的90后小伙徐寧在武漢抗“疫”一線,向黨組織遞交了入黨申請書;茨闲袢丈鐣ぷ骶C合服務中心黨支部書記平昊牽頭建立錦里社區防疫臨時黨支部,組建志愿者服務隊,凝聚社區黨員和志愿服務力量。80多歲的市藥膳營養研究協會黨支部書記鐘玉龍,向市慈善協會捐款一萬元。
市民政局發出“學習雷鋒見行動、抗擊疫情作貢獻”倡議,社會組織積極響應。市餐飲行業協會黨支部黨員蘇西文不僅主動關閉自家餐廳,還改做盒飯用私家車免費送到抗疫一線各監控點。市健康管理協會黨支部書記倪士進帶領支部黨員沖鋒在前。許許多多的社會組織黨員沖鋒在前,筑起了一道道“紅色防線”。
守護生命安全線
生命重于泰山;茨蠔|方醫院集團、新華醫療集團、朝陽醫院、中山醫院等一批醫護人員主動請纓,全力支援湖北;茨蠔|方醫院總院對感染科進行改擴建,騰出兩個病區、40張床位作為專用隔離病房。濟民醫院嚴格集中隔離點管理,做好醫學觀察工作。
疫情來襲,我省血液供應和庫存告急。市餐飲烹飪行業協會組織餐飲行業黨員和管理服務人員無償獻血,67名餐飲員工總獻血量達26800毫升。
守護生活保障線
社會組織慷慨解囊。市建筑、餐飲、汽車等社會組織,紛紛踴躍捐款。市慈善協會、市芝英慈善基金會積極募捐資金、籌集物資,據不完全統計,截至3月10日,全市社會組織累計捐贈資金人民幣81.9942萬元。
社會組織雪中送炭。市義工聯合會志愿者為17個街道社區分別送去700多斤醫用酒精、400斤醫用消毒液等必備物品,并將一臺15噸載重卡車無償提供給物資調配組使用。同時,為市社會(兒童)福利院送去口罩、酒精等物品。志愿者們冒著大雪,為潘集區幸福家園96歲孤寡老人繆奶奶送去生活必需品。市物業管理協會號召物業服務行業對全市近600個物業小區嚴防死守,平均每天約有8千名保安、5千名保潔堅守在一線。
為解決大病特病患者面臨的開藥、吃藥難問題,淮南東方醫院集團總院組織人員走進洞山新村社區開展“送醫送藥”便民服務活動。安徽華聯商廈有限公司,成立11支由黨員和志愿者組成的配送小分隊,開展網絡預訂和配送。市汽車租賃行業協會為田家庵區部分派出所等單位捐贈了消毒液、護目鏡、口罩等用品。市金鳳凰愛心協會購買1000只口罩,免費送給環衛工人、城管執法人員等一線人員。市民政局聯合市美容美發協會發起了“善愛傳遞滿江淮,公益美發你我他”公益活動,為疫情防控一線人員免費提供理發服務。
守護心理健康線
淮南旭日社工與志愿者每天用擴音器在小區內巡回宣傳防疫科普知識,通過建立QQ群、微信群等方式,為市民提供心理疏導等專業服務。
市健康管理協會利用公眾號和協會會員群發布防疫信息和健康科普文章,邀請心理學博士羅正則開展線上疫情防控心理干預培訓,筑起一道“心”防線。
我愛您,我幫您。市民政局聯合市心理咨詢師協會,開通了24小時疫情心理咨詢和援助熱線4008-521-580(諧音我愛您、我幫您),為市民提供積極心態、情緒管理、健康生活等心理健康知識和咨詢。
外練筋骨,內修心智。市青少年校外教育協會向協會130余家會員發出一封信,各會員單位開設舞蹈、朗誦、書法、繪畫、武術等線上公益課程,豐富疫情期間學生學習生活。市孤獨癥家長聯誼會、紅雨傘特教中心等通過微信、手機視頻、遠程指導等方式開展線上家庭指導,確保殘疾兒童停課不停學、康復訓練能有效進行。
守護生產恢復線
隨著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市社會組織管理局及時發出倡議,進一步發揮行業協會商會等社會組織作用,有序引導企業復工復產。配合行業管理部門指導會員企業做好復工報批備案手續,督促有條件的復工復產企業自覺做到“五有”,即有防疫人員、疫情檢測點、檢測隔離點、必備的醫護用品和嚴格的檢測。
市互聯網行業協會聯合市民政局、市人社局做好互聯網企業用工需求摸排,于近期組織舉辦全市互聯網企業招聘會。德邦化工有限公司開足馬力生產化肥,為春耕生產做準備。市商貿行業協會33家會員單位已全面復工。
心到力至,同心戰“疫”。全市社會組織積極參與疫情防控,充分發揮了“四個服務”作用,為奪取疫情防控全面勝利貢獻了力量。(記者 朱慶磊 通訊員 趙壁)